联系我们

电话:022-27830790

手机:15822952422

邮箱:skyxinli@vip.163.com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吴家窑1号路2号

子女教育

《莫扎特教育风暴》在线阅读

发布于:2017-06-08 12:38:33 点击:2398次
第一章 天才的诞生
贪玩的丰田根二   
    几十年从事教育的生涯中,曾经有不少家长来请求我:"铃木先生,您肯定具有一双识别天才的慧眼,因此才培养了如此众多的音乐神童,我们的孩子您能帮着看看,是否具备这方面的天资?"
    我对这种要求的答复一般是:"夫人,您这样的要求真是让我觉得为难!"
社会上的很多人一直相信一种观点:认为人的能力来自天赋,好像上天赐予人生命之时,特别眷顾一些人,慷慨地把超常的天分赐予他们;而对其他人却不那么公平,以至于他们天生愚钝。所以那些父母屡屡地提出要求,要我识别他们的孩子是不是幸运儿,或属于不走运的那部分。
    这种显然错误的观点,在社会上却颇为盛行。一般人们将之奉为真理,甚至许多著名学者,像高尔顿、隆布罗索等人也认同这种能力天赋的天才观。
    一般人很难想像这些学者造成的巨大影响,他们对这种观点深信不疑,而且还将之述诸笔端,演讲,亲身推行,因此这种观点如今蔚为风行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人们将这种错误的观点尊为真理,并奉行不悖,那么后果简直让人深感惶恐:而有的人因为遭受的失败与挫折,因此断定自己没有成功的天赋,从此把人生带入灰色而困窘的境地里,难以自拔。他们不愿检讨自己为什么会失败,却总是长久地顾影自怜,埋怨上天的不公,自己的命不好,这样,一个本来可以有着锦绣前程的人。从此就在一声声叹息中让宝贵的日子白白逝去,世上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据我看,人的才能绝不是--也不可能是--天生的。从生理学的角度上看,无论成人或者儿童,无论是日本人或是美国人,无论是白人或是黑人,只要是一个人,那么头脑的构造相差无几--人类的脑细胞都是140亿个,无论是谁都是这样,谁也不可能达到150亿个,也没谁是130亿个。
   按照我们的生活经验也可以知道,人刚出生的时候只会哭闹和吃奶,其他的就一概不会,他们什么能力都没有。在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地学习、模仿,掌握各种能力,这样持续一段时间,他将会成长为真正的人。这也是人类的普遍规律,没有哪个人是出生伊始就会大声说话或唱歌的。既然人人出生时都一样,那么长大成人后,为什么有人成了备受人们羡慕的天才,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拥有辉煌的一生;而有的人却无所作为,虚度一生呢?大多数无所作为的人显然仅仅是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科学的教育,因此与生俱来的潜力没有被有效的开发。换句话说,只是因为后天接受教育的差异,人类才因此出现了普通和优秀的截然不同的区别。
    从这方面看,诸如"天才是天生的"、"天才和我绝对不一样,我天生就比别人差"这样的观点,无疑是片面和有害的。因为我曾经培养出成百个小提琴神童,人们总错误地认为,那是因为我独具从普通孩子中间识别天才的慧眼。这实在是无稽之谈,我想邀请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到我的学校稍微去转一转,那么就会看到,我那么多的学生中,当然不乏天赋极高者,但也有些孩子双目失明,或者得过小儿麻痹症,有的孩子甚至无法控制身体的协调。你该不会认为这些孩子有多么高的天分吧?这样一来,可能有人又要说:"这样的孩子你不能培养成神童吗?"
    是这样的。不过还是让我们看看那些后来成了神童的孩子,原来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就拿丰田根二来说吧。根二才两岁多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把他带到我家,那时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娃娃。他对音乐的兴趣绝对没有玩泥巴的劲头大。如果把泥土和小提琴放在他面前,他肯定不愿去摸琴弦和琴弓的。根二简直像患了多动症,这个孩子非常好动,即使让他安静地在那儿坐5分钟,他都会像屁股上长了刺似的,让他拉琴就更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了。
练了一个星期的琴,根二连最简单的音阶都拉不好,这个孩子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天分。
    有一天我有事出门,交代别的孩子跟着7岁的江藤骏练琴。等我办完事回去,看见江藤骏罚根二站到小板凳上,他正在那里放声大哭。看到我回来了,孩子们都来告状,他们说根二一点都不专心练琴,我刚出门,他马上就到院子里玩泥巴、捉蚂蚁去了。大师兄江藤骏去叫他回来,但根二根本不听,当江藤骏去拉他的时候,他干脆耍赖倒在地上打滚。
听了根二的"罪状",我从凳子上把他抱下来,一边擦拭着他的泪水,一边轻声地说:"根二,你不喜欢拉琴,对吧?"根二却文不对题地回答道:"蚂蚁正在搬家呢。" "哦,根二现在只是想看蚂蚁搬家,并不是讨厌拉琴,对吧?"
    "对。"根二承认。
    "你看我们这样做行吗--你先去看蚂蚁搬家,看完了我们再来练习音阶吧。"
    "真的?"根二半信半疑。"真的,去吧。"
    从此,我批准根二练一会儿琴之后就可以玩上一阵子,因为只有满足了他贪玩的天性,才能真正专心地练好琴。这样一来,其他的孩子相比,他进度当然就慢多了。但是按我所知道的看,无论谁要是遇到根二这样的学生,多半不会再严格要求他,大约已经放弃他了吧?假如是这样,这个后来有"天才儿童"美誉的丰田根二还能成为天才吗?恐怕连普通的小提琴爱好者的水平都不一定能达到。
    不过就是开始遇到这种情况,我依然对他有信心,依然认真地教他,他每一点进步都会受到表扬,根二的父亲对儿子期望甚高,但却恨铁不成钢,记得我曾常常对他说:"对他要有信心,耐心地等着吧,昨天他又掌握了一小段曲子呢。"
这样,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根二终于能拉《小星星变奏曲》了,我带着全班孩子为他鼓掌:"根二,你真行!"
    日后根二成了柏林广播交响管弦乐团的第一小提琴手,在音乐上有了很高的造诣,这恐怕连他的父亲当年都没有预料到吧?他们那批学生确实都很出色:
    江藤骏,戈迪思音乐学院高才生;
    友松洋子,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博士;
    小林伍思,读卖交响乐团第一小提琴手;
    铃木西太郎,戈迪思交响乐团第一小提琴手;
    纠乌根治子,布鲁塞尔音乐学院高才生。
    关于这批学生,还有一点我必须特别指出:我的学校是免试接收这些孩子的。或者说,我的学校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只要孩子和家长愿意都可以进来,不需要任何考试。实际上,在全国各地,我们的才能教育分部都是这样,就是全都是免试入学。就是说,我的学生根本不是精挑细选的好苗子,正好相反,随便哪个孩子,无论他的资质是高或者低,只要愿意学习我们都愿意接受。我劝每个家长一定要相信:如果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每个孩子都会很出色的。我的学校免试招生,不看重孩子们的天分的原因,正是因为这样观点:才能并非天生,随便哪个孩子,只要施以正确的教育方法,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都能成才。按照这种观点被教导成长的孩子们越来越多了,他们最后成才的事实,最为明确地证明了"才能并非天生"这个正确的观点。
    因此,现在我们可以明确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一个孩子身上(即使是人们认为是愚钝的孩子)都潜藏着难以估量的、让人吃惊的巨大能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开发,去发掘他们身上的这种潜力。[page]
不要信遗传的鬼话    
    多年来,人们的思想总是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人们认准了这种僵化的观点:天才是天生的,神童初生时的啼哭仿佛就是一首诗。让他们立刻接受我的天才观确实很难,尤其是我们东方人,对于前世今生、因果报应这类荒谬的东西更是深信不疑。在现代科学出现之后,遗传学说又矫枉过正地被完全接受了,甚至出现了这样荒谬的俗话:"龙生龙, 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我时常能听到一些父母埋怨道:"我真不明白,人家的孩子学习为什么那么好,一个个都像是天才似的,我们家孩子的成绩老那么差,太让人烦心了啊。" 
我对他们一般都这么回答:"先别责怪孩子,还是先反思一下你自己的教育方式吧。" 
    家长们听到我这样回答常常会说:"但你要知道,我们已经尽了所有的能力来为孩子创造最好条件了,无论别人家孩子有什么,无论多贵,我们都照样满足孩子。无论别人家孩子学的是美术还是音乐,无论多少钱,我们省吃俭用紧着自己也要让孩子去学。但是你看看,这孩子老是这么差,我们真是太失望了。唉,我想这也不见得和你说的教育方式有关,这绝对是人家孩子的父母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遗传基因好,生下来的孩子当然也聪明。我们呢,唉,费了好大劲才混了个一般大学,唉,怎么说也只能怨自己,这就是命啊!" 
    这话虽然未免有些夸张,而且还有一部分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但想必也是许多家长心里的想法吧。父母聪明孩子也一定聪明,这种观点确实流行一时,但是我对此一直持强烈的怀疑态度。 
    还是拿我的学生来说吧。许多学生的父母并不是毕业于名牌大学,但这并不等于他们的孩子就比别人差:小林建次郎的父亲是个卡车司机,老实巴交甚至有些木讷,母亲更是个目不识丁的家庭妇女。假如按照那些家长的观点,小林建次郎的遗传的基因肯定很差,绝不可能在事业上有什么成就。但事实上他不仅在音乐上有着出色的造诣,在美术等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耳闻目睹这样的例子越多,我在思考培养人的能力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更加明确了,同时我持续地开展一些针对性的教育试验,结果更证实了我的观点: 
    "遗传有它自身的规律,能力也有自身的规律,这两个规律是平行的,在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我们主观想像的互相影响的关系,因此,天才和遗传没有任何关系,人是在对生存环境的不断适应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慢慢地得到能力的。" 
    的确,在人的生理上会留下遗传造成各种差别,诸如身高、长相、体质、性格,都会受到影响,这是肯定的;但是存在另一个事实:人类总是在适应后天的生存条件中得到能力的。 
    这个观点基于这样原因,人脑中有140亿个细胞,自从人出生以后就没有任何作用。对于成年人,除了盲人之外,都能感受到阳光,都能看到色彩纷呈的大千世界;只要听力没有障碍,就能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这些功能似乎是天生就有的,事实并非这样,初生的婴儿不能产生任何反应。但是出生后由于不断受到各种刺激,大脑才在这些方面开始活动,各种功能因此得到开发。任何人并非生下来就会语言,这个事实毋庸置疑。父母的日语再强,就算是语言学家,他们的孩子出生后,要掌握流利的日语也只能依靠一个字一句话的学习。据说有对美国夫妻收养了一个日本婴儿,收养的第一天,夫妻俩马上报名参加日语学习班。人们问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他们这样回答:"我们要是不学日语,将来就听不懂孩子说的日本话了。" 
   这当然只是一则笑话,但却把一个基本的真理通俗地说明出来:即使是日裔儿童也不可能天生就会日语,如果他从小就在美国长大,那他肯定说着流利的英语,而他听到日语绝对是如坠五里云雾之中了。假如按照那对美国夫妻的观点,人的能力完全依靠遗传决定,那么未来的人类将变成一个生物性的社会吧!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能力并非遗传而是依靠后天教育。根据这个真理,我们也可以断定:贝多芬和莫扎特都并非天才。 
我可能因为这种耸人听闻的说法而招致众人的攻击,但这的确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和真理。贝多芬和莫扎特之所以成为千年仅见的伟大音乐家,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生长的家庭有着浓厚的音乐气氛,父母从小的培养,使他们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假如他们不是处于最好的音乐环境之中,而且受到音乐才能出众的人的精心教育,假如没有这些后天因素,贝多芬和莫扎特也只能成为庸庸碌碌之辈。 
    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在欧洲音乐界颇为盛行:一位大音乐家的产生,那他祖上三代都必须是音乐家。这种结论纯粹是从遗传学的角度出发,这实际上是极其错误的。 
从上面说的那个关于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例子看,他们之所以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有良好的环境,最主要的是他们并非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积极地学习,努力把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他们的潜能因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这就是能力的基本规律。毋庸置疑,差不多所有的孩子都是遵循能力的规律,这是屡试不爽的。就拿语言来说,那些在东京本地长大的孩子能说一口字正腔圆的东京话,原因并非他们父母的遗传,而是因为父母和身边人群的东京口音对他们的影响。因此,东京本地方言的特点很快就被他们熟练地掌握,也就能说一口字正腔圆的东京话了。或者说,他们比外地孩子更加熟练地掌握东京方言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身边的语言环境长期地影响他们,使他们的受到锻炼造成的。 
   一个孩子只要是在东京地区生长,一般都能掌握东京语言,这是因为语言环境的影响,他们之间只是在运用能力上略有差异罢了。而这种能力上的差异,也只是因为每个人的努力程度不同,和遗传影响丝毫无关。之所以特别指出这一点,就是想让家长们都知道,那种老是着重"遗传就是一切"的论调,对培养孩子的能力将会发生多么严重的束缚。 
这样说未免太枯燥,我还是用发生过的事实来论证吧:如果我们常常关注一些著名人物的报道,可能就会发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科学家、文学家、学者之类的名流,他们虽然都出类拔萃,而他们的孩子,也有着普通孩子远远无法企及的良好条件,但他们往往再也无法像他们的父辈那样,成为一个杰出的人物,他们差不多都只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有一次我为了办理孩子的转学手续,到他们的学校去,当时正是课间休息,五六位教师围坐聊天,其中一位我认识,于是就和他们一起聊了起来。他们正聊这么个话题:谁的孩子学习成绩好,谁的孩子成绩差,他们达成一个相同的观点:名人、学者、博士的孩子的成绩一般都不好。 
    这个观点明显是挂一漏万、以偏概全,可以说是错误的--首先,不能单单看学习成绩的好坏,就判断孩子是否能成为一个对社会贡献巨大的伟人。其次,我熟悉的那些名人,他们的孩子有很多学习也是很好的。但是还有一个事实不容忽略:伟人的孩子大多无法成为伟人。这种例子多得不可胜数:托尔斯泰的那么多子女中,谁比得上他呢?莫扎特的哪一个孩子成了和他相仿的大音乐家呢?那么,这种结果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按道理,无论是托尔斯泰或是莫扎特的孩子,都具有最优秀的遗传基因,都生长于最良好的容易成才的环境中。 
    要回答这一疑问,只能把一切的根源归结到教育上。你们知道,说到才能,重要的是,是否进行了成功的后天的才能教育,而不仅仅是遗传的作用,无论是画家的孩子,还是作家的孩子,假如不重视对他们施行幼儿时期的早期教育和能力培养,他们大多无法成为父辈那样出色的人物,照样只能成为凡人一个。而名人们一般对自己的事业非常专注,无意间就不太关心孩子的教育,这就是为什么名人的家族里一代不如一代。反之,普通孩子假如从幼年时期就能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就非常可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我并非是要否定遗传在生理上的重要意义,才做出这样的结论。只不过遗传从来就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对孩子的命运能起决定性的影响。相信这本书的读者大部分和我一样是个普通人,也许再往上几代寻根溯源,祖上也不见得能找出个伟人或名人。我在这里想作为一个教育实践家敬告各位读者: 
    "万万不要相信遗传万能那套谬论。更不要因为没有继承优良的血统而丧气,请相信吧:普通人的子孙也有可能成为伟人,这完全取决于你们自身,取决于你们对孩子施行的能力教育。" [page]
熟悉的曲子    
    现在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才能既不是源于天生,也并非遗传,那么才能一定是后天教育培养出来的了。人出生的时候,头脑根本就没得到相应的发育,因此根本就没有条件做成十项事业,这样对一个人的成长,后天教育就显得举足轻重了。一个人自他呱呱坠地之日,他就不断接受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刺激,这同时也培养着他,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接受各种信息,在他的内心这些信息就会积淀下来,慢慢对他发生影响,他的内在的能力也就这样形成了。可能会有人问:这么重要的一种内在能力,到底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婴儿所接触的环境,这包括父母和别的照顾他的人,这些人的种种举动,他们对他的感情,说话的声音,给他的玩具,饮食,还有他住的屋子的颜色、屋子里的各种家具的形状,自外面传来的各种声音,凡此等等,这些就构成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婴儿成长的内在能力就会受到它们的影响。 
    什么是内在能力?根据经验,似乎婴儿的年纪越小,内在能力反而是越强大。曾经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指出:"在刚满两岁时,每个孩童都具有任何一个成人所无法比拟的语言天才,但是这种才能在五、六岁的时候就会迅速地消退。"这个结论可以说是对内在能力的最为准确到位的阐述。这也说明了内在能力的最大特点:人的潜能是获得内在能力所依赖的条件,因此越是接近0岁,这种潜能就越发充足,当然,内在能力也就越高,但是随着年岁渐长,这种能力就会迅速地消失。因此,对幼儿施行早期教育是必需的,而且极为迫切,而施行早期教育的时间越早、越及时,孩子异乎寻常的能力就越能挖掘出来,这种能力之大,往往是超乎成年人想像的,我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 
    前面曾经提及,我是不经过考试筛选来招收学生的。因此在我的学校里就有很多十几岁的孩子也在学习小提琴,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发人深思的现象,在学习某种技巧的时候,十几岁的孩子不管怎样努力都达不到要求,但是才几岁大的孩子却很容易就达到了,根据这个现象我认为:越是幼小的孩子,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因此我决定针对一些初生的婴儿做一项教育实验。方法如下:我找到一些刚生了小孩的母亲,指导她们让婴儿听听最优美动听的古典音乐,而不是通常那些儿歌,特地挑选了一些5分钟左右的不太长的曲子,其中包括了管弦乐和器乐,涵盖了莫扎特、克莱斯勒、甚至格罗密欧的曲目;总之只要母亲喜欢听的曲子,就不断地重复,连续地给婴儿播放。即使是婴儿哭泣或生气也不间断。 
    这项试验从婴儿降生之初开始,一直持续到他们5个月大,到这时又做了进一步的实验:在他们已经听了5个月,十分熟悉的曲子中,我加进去一些他们从没听过的曲子,掺在一起放给他们听,于是出现了一个情况,这使我后来受到很大的启发:婴儿们听到那些从未听过的曲子脸上露出奇怪的表情,他们显得吃惊而不安;而当那些听了5个月的曲子响起时,他们的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而且身体不自觉地随着音乐晃动,好像是在打拍子。这一结果表明:5个月的婴儿就已经能记住乐曲了。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发现。我受到这种方法的启发,于是采用这种方法教孩子们练小提琴:当他们还是个婴儿,就让母亲们不断给他们听乐曲,等他们长大一点,我让母亲们抱着他们到我的教室来听小提琴的现场演奏。当他们两岁大时,就正式开始教他们拉小提琴。 
    教学的结果显示,虽然幼儿的年龄很小,听老师的演奏却能使他们产生一种感觉,自身培养出更高一层的感觉,而那些老师是到了青年时代才开始学小提琴,他们已经无法达到的程度,幼儿们却能轻易地达到。再说说我自己成长的经历吧:我直到17岁才开始学习小提琴,这显然已经非常大了,因此虽然一直遇到好老师,自身也非常努力,而且留学德国柏林8年,但是想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却仅仅只能是幻想了。报上前不久登载了一名女音乐家的事迹,我不了解这位女士在音乐方面的成就,但是我却怀着强烈的兴趣仔细阅读这篇文章。下面我摘录其中的一段: 
    "24年前,她出生于某个镇子:5岁时父亲去世,经商的哥哥收养了她,她的嫂子是德国人,在她出生之前就来到日本定居,虽然种族不同,但是她的嫂子非常善良,因此这个儿媳妇深得公公的喜欢,临死前他把小女儿托付给了她,这位女士年仅8岁的时候,脚还没法够着钢琴踏板,就在嫂子的要求下开始学习弹钢琴,有时她的嫂子很温和,有时则非常严厉,当别的小朋友开心地玩耍的时候,未来的天才却一边哭着一边弹琴,因为嫂子对她要求很严格,连让她出去玩一会儿都不肯。" 
    我看过这篇报道之后,对自己看好的早期教育更有信心了。还是拿这位女士为例,就是因为她从8岁起就开始学习钢琴,今天才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进一步说,这位女士如果从二三岁就开始学琴,今天可能成为更杰出的音乐家,当然那种"一边哭着一边弹琴"的现象也就不会出现了,因为对于这么大的一个孩子来说,她一定会像吃饭走路那样把弹琴当成一种习惯,可能还从没有什么人会因为吃饭和走路而哭泣吧?我想一定会有读者提出类似这样的不同观点:"很多人认为,拥有一双敏锐的耳朵是成为音乐家最为必备的条件,而敏锐的耳朵是天生的。所以假如一个孩子并不具备天生敏锐的耳朵,无论你多早开始教他音乐,都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可以推断,你鼓吹的早期教育到底有没有效果,也实在让人觉得怀疑。" 
    实际上这并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清楚,是否具备一双敏锐的耳朵,这种说法完全是对于成人来说的。我们无法判断一个婴儿的耳朵是否敏锐。除非他生来就有听力障碍,否则,只要从婴儿时期就开始进行强化训练,就完全能训练出敏锐的耳朵。例如莫扎特,3岁的年纪就能登上音乐厅的舞台演奏乐曲了,这么出色的音乐素质源于什么地方呢?毫无疑问,是他的家庭环境所具有的良好的音乐气氛带来的。莫扎特的父亲就是当时的著名的宫廷演奏家和优秀的作曲家。当莫扎特还是婴儿的时候,他的父亲为了培养他的乐感,他每天都让儿子听5支不同旋律的钢琴曲,经过这样的教育,莫礼特在3岁就已经能登台演出了。我们很难想像,如果不是父亲如此精心而高效培养莫扎特,他潜藏的内在能力就不能如此迅速地被发掘出来。 
    当然,还有人反驳,说这种特殊情况只存在于音乐领域,其他领域就不一定是这样了。 
事实到底是这样的吗,我们先不要急着下结论,先让我们读一则《朝日新闻》前不久刊登过的报道吧。报道说,长崎市古河町有个6岁的孩子,他的父亲和哥哥很爱下棋,他就常常坐在旁边看棋,几年之后,这个孩子的棋艺已经非常高超了,连附近的成年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了。另外有一则关于大阪一个8岁女孩的报道,女孩的父亲因为推广心算法出名,女孩从小受到熏陶,现在已经具备了心算一级的水平。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简直俯拾皆是,多得数不胜数,不单单是在报刊上,就是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总之,如果想培养孩子们超常的能力,就万万不可错失人具有最强生理适应能力的婴幼儿时期,你只要及时地对孩子施行合理有效的教育,你就会在他们身上看到出乎意料的效果。[page]
 摇篮里的琴声    
    每个孩子都无法脱离父母单独成长。因此对一个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毋庸置疑,只要家庭教育效果显著,完全可以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甚至是天才,因为孩子的所有能力并非无中生有,更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在特定的环境中逐步培养出来的。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无论非洲最原始的部落,或者欧美最发达的地区,各个地区的父母都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来培养孩子的能力。具体地说,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父母,他们的类型各不相同,因而也就培养出千差万别的孩子。根据我30多年各种亲身经历,我可以断言,认为孩子的能力是"天生"或"与生俱来"的观点是完全不足取的。对此,新兴学科--大脑心理学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该学说认为,所有新生婴儿的大脑,就好像一张没有任何东西的白纸,如果要在这张白纸上画出各种美丽的图画,就必须依靠他们成长过程中各种来自生活上的刺激。通过这种刺激,脑细胞才会渐渐连接在一起,能力才得以形成。 
    所以孩子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婴儿诞生之后,他们对世界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他们了解世界的漫长的道路的第一步,是通过和家人--特别是父母的日常接触而迈出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停地了解那个原本全然无知的世界,每个婴儿原来都无法分清善恶美丑,仅仅凭借自己的能力,他们是无法完成任何事情,但是日常的家庭生活中,他们从零开始,能力被一步步开发出来,而且从小到大,不断地提高着,他们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气质和爱好。事物的发展环环相扣,遵循着前因后果的规律,种下前因必会收获结果,在儿童的教育方面也是如此,孩子们如果处于良好的环境之中,就会成长为善良的有爱心的人;在恶劣的环境里长大,孩子则会变成不负责任、一无是处的人。社会上很多堕落为害群之马,沦为罪犯的人的家庭环境都极其恶劣,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有些读者把我所说的良好的环境误认为是那种父母非常富有,或者样式漂亮的华屋豪宅,因此失望地说:"这样的话,按照我们目前的力量,要创造优越的环境可是难乎其难啊。"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适合孩子成长的优良环境,并非指富有的父母以及漂亮的住宅。相反,假如即使家境贫寒,但夫妻之间互相关爱,孩子们充满亲情,平日家中洋溢着爱心,家教良好,正直而有品位,这样的家庭环境才是最适合培养孩子能力的。有两个信州松本才能教育分部的学生,一个名叫信美,一个名叫奇太,他们同为3岁那年到学校来学习小提琴,信美由我亲自指导,奇太的老师则是松本分部的川本井直,这两个孩子一样大而且同时入学,现在他们的学习成绩相差很大,收效全然不同--奇太的水平比信美明显高了一大截。  
    同龄而且同时学琴的两个孩子,过了不久就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深感困惑。两个孩子出现差距的时候,他们都学了4个月琴。我的学生信美通过4个月的学习可以拉《闪闪星星变奏曲》,这样的进度对3岁的幼儿来说,只能算是普通水平。而与之相反的是川本老师的学生奇太,仅仅4个月他就掌握了13首曲子,其中还有难度很大的巴赫的曲子,这样的成绩和速度对一个仅仅3岁的孩子来说,的确让人非常惊讶,更不用说奇太的琴声优美动听。音符准确而且富于激情。这两个孩子的成绩差距如此悬殊,真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我认为自己的教学非常认真,信美的学习也很努力,在主观上我们都尽了很大的努力,因此,我试着让自己相信:可能是奇太在家里用了更多的时间来练琴吧,但是这样的说法依然无法说服我自己;仅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能学会13首曲子,并且演奏得这么纯熟优美,对于一个才3岁大的幼儿无论怎么说也不简单啊。 
    每到学期的期中阶段,按惯例我们都要组织学生在分部举办汇报音乐会,邀请家长们参加,让他们听听自己孩子的演奏。这次演奏会上,信美参加同学们的合奏《闪闪星星变奏曲》,而出类拔萃的奇太则独奏了一曲巴赫的《小步舞曲》。所有的家长都对奇太的才能大加赞赏。 演奏会结束后,我偶然在教室外的窗下看到信美独自躲在那里偷偷地哭泣。我赶快过去抱起他:"信美,怎么了?" 信美说"我拉得很差啊!"说着她更伤心了。 
     "信美怎么会差呢?你拉得很棒啊,我和老师们为你使劲地鼓掌呢。" 
     "真的?"信美听我这么说才慢慢停止了哭泣,但还是抽抽嗒嗒的。 
     "当然了,你看看,老师的手掌都拍红了。"说着我伸出手给他看--为了鼓励这些孩子,我在他们每一曲演奏结束后,都要使劲地鼓掌,所以手在演奏会之后已经拍得通红"但是奇太比我强多了,他自己一个人独奏,而我却只能和大家合奏。" 
    "奇太的确挺棒的,但信美也很好啊,你也学得很认真,是这样吗?" 

    "嗯,"信美用力地点点头说,"每天我回到家里都要练琴,妈妈说练完半个小时之后才能去玩。" 
    "信美是个乖孩子,认真地学,将来信美也会像奇太那样,拉得那么好听。但是你平时必须多听一些曲子啊。" 
    "好的,老师。"信美高兴地说:"妈妈新买了一台电唱机和很多新唱片,现在每天晚上我都在听,真好听。" 
     我似乎觉察到什么,于是问:"信美,以前你听过小提琴吗?" 
     "没有。第一次就是听老师拉《闪闪星星变奏曲》。" 
     正在我们说话的时候,奇太跑了过来。信美高兴祝贺他:"奇太,你真棒啊!" 
     我转身对欢天喜地的奇太说:"的确很棒,但是你还要继续努力啊。" 
     "是的,老师,"奇太说,"每天加代姐姐都要我和她一起练琴,我要是练好了,她就给我糖,练不好就要挨骂。" 
     "哦,加代原来是你姐姐!" 
    听了这话,我总算有点想清楚其中奥妙了。加代也是我的学生,三年前她就开始跟我学小提琴,那时她只有三岁,而奇太才刚刚降生呢。我问:"奇太,加代姐姐拉琴的时候,你常常在一旁听吗?" 
    "是啊,妈妈告诉我,当我躺在摇篮里,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在一边听姐姐拉琴了,但是我根本想不起来自己到底有没有听过!" 
    这次很有意思的谈话之后,我分别询问了信美和奇太的父母,我终于搞清楚造成两个孩子差距的原因:信美3岁之前从没有听过小提琴曲;而奇太出生伊始直到学琴之前,这三年里他每天几乎都能听到姐姐拉琴,这个才能出众的孩子因为有姐姐作为榜样,所以无意之中培养了内在能力,也就是说,他姐姐的教育出乎意料地延伸到他身上了。 
    这就是对孩子能力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家庭环境。与此非常相似的是,莫扎特也是因为听了姐姐弹的钢琴曲,才培养出了过人的音乐才能的。因此我可以大胆地提出这样的论断:只要我们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他们一定能发挥出让人震惊的才能。例如刚才说过的心算高手岸里美和象棋天才高原因二,就是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典型的天才,他们出现是家庭环境耳濡目染的必然结果。如果一个孩子的父母都从事音乐,那么,就是家里并没有特意让他从小学习音乐,但是和别的孩子比起来,他在音乐上也有着更强的悟性,因为从幼儿期开始,父母乃至周围环境带来的所有关于音乐的信息就被孩子接收了,在这种内在能力上,孩子比我们想像的要强得多。 
    所以,世上所有的父母都负有挖掘孩子内在能力这个不容推卸的重大责任,培养孩子能力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你们所创造的环境--家庭环境。舍此之外,就再没有什么条件比家庭环境更重要的了。孩子每天都生活在家庭中,父母所有的一切都会潜移默化地传输给他们,从婴儿呱呱坠地之日起,在你们创造的环境里,他的能力教育就开始了。[page]
吉田的训练课    
    孩子的才能教育必须依赖环境,这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基础,这就像植物离开阳光雨露就不能生长一样;是永恒的法则,因此,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创造一个尽可能好的环境,同时因为随着人逐渐成长,内在能力会迅速地消失,一定要及早进行才能教育,条件许可的话,能从0岁开始最好,这是应该特别强调的一点。不过,还有一点更为重要,那就是必须对孩子进行最精心的培养,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出色的才能。我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时常听到父母们这样问我:"既然你提倡孩子进行才能教育的年龄越小,成效越显著,而我的孩子都上中学了,要进行才能教育的话,这么大的孩子是不是已经太晚了?" 
我是这样回答的:"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无可救药,你可以看看我,我自己接受才能教育是在17岁的时候,现在虽然没取得什么很大的成就,但在小提琴教育领域总算是取得一些成绩吧,我自己的例子就可以证明这样的道理:才能教育是什么样的孩子都可以接受的。无论怎样的先天不足,只要我们精心地对他们进行培养,最终幼苗都能成为栋梁之材,而且会开花结果。" 

    我自己因为太迟才开始能力开发,方法上又有很多不正确的方法,因此使自己在提高能力的方面受害匪浅。但是我并没有因此就丧失信心,让自己放任自流,而是一直充满积极向上的热情和决心。我的信条是:无论年纪大小,假如能通过良好的方式的训练,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的,我坚决反对像"都15岁了,太晚了"、"都20岁了,那更没希望了"这类毫无根据的说法。我认为,只要施以精心的培养,无论从哪个年龄段开始,都可以使孩子具有出色的能力,所有问题的核心是下面这四个字:精心培养。没有受到精心培养的孩子只能成为庸才。此外,精心培养的内容和程度上的差异,对孩子能力的大小,成就的高低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曾经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读到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故事讲述了有个神童叫方仲永,他的父母虽然是大字不识的农民,但不满十岁的方仲永已经能吟诗作对,"文理皆有可观者",乡里屡屡落第的老童生闻之羞愧不已,乡民们都称奇不已。因此,每当乡里的仕绅都要在宴请宾朋之时请方仲永去,即席为众人作诗以助酒兴。每次当然要给方仲永一点小费,方仲永的父亲觉得可以以此牟利,就每天带着他在富人的宅第之间往返。这样不到一年,方仲永就已经江郎才尽,他长大之后,再也看不到他曾经是一个神童了,他和普通乡民已经完全没什么两样了。 
    依我看,方仲永这个孩子确实具有很高的才能,他最后沦为一个庸人,完全是因为缺乏积极有效的精心培养和激发,这个教训非常深刻,与此相反,那些被精心培养的孩子却可能做出超凡拔俗的巨大成绩。我的朋友吉田正原先生在这方面堪称典范,日本最著名的画家吉田善信是他的儿子,就是因为他父亲的精心培养。他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吉田正原是名古屋当地一个没什么名气的画家,但他天天都要画些什么,而他的儿子吉田善信自从降生之初,父亲在画布上抹抹画画的情景就天天在眼前出现,吉田正原在儿子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孩子常常无意识地画出一些扁圆状的图形,他一眼就看出来,这不是妻子每天都做的寿司吗?吉田正原为儿子这么小就有把握形象的能力而感到欣喜。 
吉田正原和我一样,同样认为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天才。儿子在形象还原方面超人的能力,当然是因为他每天都在观看自己绘画,耳濡目染形成的。吉田知道幼儿能力开发的最好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就是在0岁的时候。吉田正原非常果断地决心要抓住这个机会,对儿子加以正确的引导,使他把这方面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于是吉田正原就开始对儿子施行培养计划,吉田正原在儿子还不满一岁的时候,就时常一边把铅笔拿给儿子玩,一边不停地发出"铅笔"两个字的音节教他,让儿子在地上、墙上随便乱画。吉田在儿子长大一点之后,又专门布置了一个小房间给他,这个房间的墙壁上贴满了吉田正原的画--这是些儿童画,画的线条简单,构图幼稚,但又做了合理的变形处理,正原特地创作了这些画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儿子,正原常常和儿子一起到小房间里仔细观看,他把墙上生动的形象讲解给儿子听,以此引导儿子的想像力和空间变形能力。 
当儿子长到4岁大,吉田常常把儿子抱在怀里,然后坐到椅子上,腾出两只手教儿子剪纸。一张非常平常的纸,随着剪刀张开合拢,经过正原那双巧手,一会儿就像变了魔术似的变成那只奶奶带来公鸡,一会儿又成了邻家的小胖狗。儿子完全被吸引住了,他的眼睛紧紧盯着那飞快地开合的剪刀和正原的手。天才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在一天天的熏陶之中,孩子强化、发展了才能,这就像原先深海的冰山,只是偶尔浮出一角,但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如今在海面上露出更多的部分。 

    吉田善信到了5岁的时候,进一步加强了对形象的把握能力。通过父亲手把手地教他,已经可以剪出花草和动物,这些剪纸作品虽然还显得稚嫩,但是形象却非常逼真。更为难得的是,他已经能剪出从没见过的奇异的东西,这是按照自然形象的特征创造性地重新组合和变形而产生的。善信手中的小剪刀是那么灵活,简直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 
很多没什么见地的父亲总觉得自己最大义务与责任是赚钱养家,而对于孩子的教育几乎放任不管,全都推给学校。但是吉田正原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父母比任何人都了解孩子,因此最好让孩子在身边接受自己的教育和训练。在儿子6岁那年,吉田决定让他开始正规的艺术教育,他当时是一所美术学校的教师,于是他就让孩子到自己带的那个班级学习绘画。 
    吉田为儿子制定了一套严格的专业训练计划:临摹石膏像,画人物速写,儿子的美术才能在这种全面的学院式的教育下得到长足的进步。这还只是课堂上的教育,吉田正原对儿子课外的训练同样也安排得很紧,他曾经把一只死鸽子的双腿切下来,然后把鸽子用某种姿势固定在木板上,让儿子细致地画出鸽子的形态,一直到他满意才算罢休。随着儿子水平的提高,吉田正原觉得现在儿子需要一个模特儿了,但请模特需要一笔高昂的费用,经济并不宽裕的吉田正原没有这个力量,但是不去画模特儿,儿子的才能就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吉田为此深感苦恼。既然无力请模特儿,吉田狠了狠心决定自己做模特儿让儿子画,对于一个父亲来说,这是非常尴尬的:请设想一下,在儿子面前裸露身体纹丝不动地站上几个小时,还要摆出各种姿势;父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不是要因此大打折扣吗?但为了儿子,吉田正原情愿这么做,他很清楚:对一个真正出色的画家来说,长期的人体素描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年以后当吉田善信成名之后,一想起这段往事,他总是动情地说:"每次我画男人的时候,父亲的身影就会出现在脑子里,对我而言,男子汉就是我父亲,我父亲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吉田善信没有让父亲失望,在父亲费尽心血的精心教育下,他很快就成长起来了。他在10岁时创作了一幅《手拿大棒的父亲》,画作中的父亲造型准确,构思别出新意,这幅作品一点都不带孩童之气,看过这幅画的人都赞不绝口,真正领略到"天才"的神奇。 
    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吉田正原殚精竭虑地为儿子创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才使吉田善信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充满艺术的环境里,这种对绘画非常有利的艺术气氛已经让他的身心完全沉醉其中,因此他的能力的发展以惊人的速度,非常健康地发展着,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天才"吧。[page]
米开朗基罗的童年     
    我们注意到,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存在于生物界:人类养育长大的动物和人并不相似,而动物养育成长的孩子却会变得和动物父母非常相像。著名动物学家乔伊•阿达姆逊夫人写了一本《野生的艾尔莎》,在书中就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乔伊在一个充满爱心的环境中养育非洲小狮子艾尔莎,但无论夫人怎么努力,小狮子依然故我,虽然艾尔莎对人很亲近,但它却和人完全不同,但是另外很多实例却证实一点,人类的婴儿如果被狼、熊、猿猴等野兽抚养长大,他们长大之后变得几乎和这些动物没什么两样,无论是外貌或是生活习惯,以至于心理都是这样,他们变成了所谓的狼孩、熊孩、猿孩,身上不再具备人类的特点。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让人惊讶的事呢?这是因为人类婴儿的大脑生理适应能力很强,正是依据这点,我们才常常说人类的孩子具有很大可塑性。因此,同样是人类的孩子,但是在西方国家出生的孩子和在东方国家出生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却会有巨大的差异,也正是这个原因。 
    由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差异,以至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性格与心理特征。另外,由于每个孩子的父母的情况完全不同,即使身处同一国家或地区,他们生活的环境也有天壤之别,所以他们长大之后也肯定是千差万别。四年前,美国比利卡大学的生理学院院长波伦托博士曾经访问日本,我们曾经会晤过,对前面我提到的这个问题,他就曾经用实验的手段加以认真地研究,并把他的结论向美国学术界公布,这个结论就是:"如果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分别抚养那些出生不超过9个月的婴儿,他们各自会形成适应身边环境的能力,而环境中不存在的东西则无法培养。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婴儿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决定性的因素来自于环境。 
    有一对双胞胎,可以作为例子说明这个问题,这个例子非常典型:双胞胎的父亲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办事认真,忠厚老实,为人规规矩矩,是个有很高素质的政府高官。这对双胞胎兄弟之一出生时处于休克状态,体质比较差,因此父母将他留在身边抚养。另一个较为强壮的婴儿,则在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到乡下的爷爷奶奶那儿,在一场突然袭来的地震中,他爷爷奶奶双双丧生,一个码头工人把这个婴儿抱了回去,从此他就和自己的家庭断了音讯。身体较差的孩子在素质很高的父母身边成长,受到家庭浓厚的宗教气氛熏陶,后来成了一名牧师,虔诚地做着传道工作,他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品德,做事认真的人,教众们对他非常爱戴。 
    而送到乡下的那个孩子,从小的家庭环境贫穷而且不和睦,他的养父是一个酒鬼,成天酗酒,孩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养母就去世,这个孩子身处这样糟糕的家庭环境中,逐渐变成了问题少年,他十六七岁就开始盗窃,而且屡次犯下严重的罪行,最后因为故意伤人锒铛入狱。他和他的兄弟就是在性格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他的脾气暴躁易怒,做事马虎,很容易冲动,不负责任。和他养父活脱脱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这对双胞胎因为成长的环境的差异,同时因为这种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两个双胞胎兄弟之间根本找不到任何相似之处。在我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常常见到这种情况。 
    有一天,宫本先生邀请我:"您什么时候得空可以去听听我儿子的小提琴拉得怎么样吗?"宫本先生是名古屋人,原来跟我学过小提琴。宫本先生的儿子已经15岁了,他的父亲8岁起就教他拉琴,那时候他正练着帕格尼尼的曲子。宫本先生很诚恳地对我说:"拜托您,铃木先生,请您指点指点他,有什么问题和不当的地方您只管说。"他对儿子的关心溢于言表。我回答他:"我一定会尽力的。他无论什么时候来找我都可以,您尽管放心。" 
宫本先生的儿子山畸大约在一个月后独自来到我在松本的家中,我这是第一次见到宫本先生的儿子,和他寒暄、交谈了不久,我就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个孩子的容貌酷似他的父亲,说话的声音也和他父亲一般无二,带着浓重的名古屋口音,就连寒喧时的动作、表情都和他父亲宫本先生一模一样,当他对我鞠了一躬,说"铃木先生,请多关照",他的声调和模样让我觉得有点恍惚,觉得自己是在和宫本先生交谈。 
   我一边对他和他的父亲如此相似感慨不已,一边要他立刻拉一段曲子给我听。 
他把小提琴从琴盒里拿出来开始调弦。我觉得更吃惊了,他调弦的动作,速度以及某些小习惯,和他父亲一模一样,简直是脱胎于同一处。山畸把弦调好后就开始拉琴,他拉的正是帕格尼尼的练习曲。宫本先生当年曾经在我面前拉过这首曲子,我还曾经指导过他,所以我较为熟悉宫本先生演奏这首曲子的风格和特点。紧接着我又注意到,不仅是拉琴的姿势动作和他的父亲宫本一模一样,即使是演奏中表现的优点、缺点,甚至对音乐的理解和即兴发挥上,山畸也酷似他父亲,更让我觉得瞠目结舌的是,即使是演奏中常常出现的不准确的节拍和音色,拉完一小节之后总要跳弓这样的坏习惯,以及所有细微之处,山畸简直是宫本先生的翻版。甚至有好一会儿让我觉得在这里拉帕格尼尼的练习曲的是宫本先生,而他所有的老毛病依然如故,我只要再说一次从前对他说过的话就可以了。 
    拉完一曲,惴惴不安的山畸问我:"铃木先生,我的琴拉得怎样,请您多指教。"--就是拉琴之后脸上这种虚心请教的表情,也酷似他父亲,现在站在我面前的,到底是父亲宫本还是儿子山畸,都快把我搞糊涂了。这时候我可有点犯难了:他继承了他父亲的优点,也继承了他父亲的缺点,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呀。我问他:"告诉我,一直是你父亲教你学琴吗?"山畸回答道:"是的,一直是父亲尽心尽力地教我,您能给我点建议吗?" 
我看着他一脸的诚恳,实在没法对他敷衍了事,于是我直言不讳地对他说:"既然这样,我就不客气地建议你,不要只跟你父亲一个人学,还是多跟其他老师学吧,对你来说,应该接受其他方面的指导,这样才有助于提高你的琴艺。"说实话,今天我还是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在孩子的成长中环境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在这个小伙子身上,可以如此清晰地看到18年来努力学习父亲的痕迹--包括他的言谈举止,他的心灵,他对音乐的感觉,这不由得不让人对深藏在生活中的神奇力量感慨万千。 
    看着眼前这个言谈举止、甚至一颦一笑都酷似宫本先生的小伙子,我忽然这么想:只要看看父母的情况,对一个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人,就可以略知一斑了。我也因此想起有人曾经告诉我:"您的学生都是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们的风格千差万别,但万变不离其宗,有些最基本的东西却没什么区别,所以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您的学生。"此言不谬,可以说这些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30多年前,江藤骏父子俩找到我,他的父亲对我说:"这个孩子就托付给您了。"就这样,我收下了我的第一个弟子--江藤骏,那时候他才刚刚4岁。就更别提丰田根二了,他差不多就是在我家长大的,看来在他们的身上都有我的印记。大艺术家米开朗琪罗出自于名门望族,但是出生不久他就被送到乡下,被寄在别人家托养。他的养父是个石匠,因此锤子和凿子就是他从小司空见惯的东西,我认为他之所以成为伟大的雕刻家,和他童年的这段经历是息息相关的。 
    打个比方说,初生的婴儿和制作陶器的粘土非常相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环境和教育想要把他塑造成什么样,他就一定会被塑造成什么样。所以关于这一点我已经反复强调过了:必须彻底抛弃这种思想,即根据孩子长大后的情况来评判他们是否具有才能,一定要搞清楚:孩子所被赋予的才能是未知的,而他们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因此不要考虑什么先天是优是劣,只管竭尽全力地精心培养他们,这才是正确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才,培养成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有用之才。[page]
古代的好家长们    
    人们经常在一起对某人天赋的高低加以议论,但可笑的是,他们所谓的天赋并非通过对初生的婴儿进行测试的结果,因此得出这个婴儿是否具有天赋的论断;而是等孩子都四五岁甚至更大一点,等他们身上的某种能力表现出来之后,才据此断定他们天赋的高低,这种方法显然并不科学。所以往往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假如一个曾有神童之誉的孩子长成一个凡人,人们就说:"他能成为神童全是训练出来的,他的天分原本就很平常,所以现在乏善可陈。"反之,如果一个自幼表现很普通的孩子后来表现很强的能力时,人们又会说:"有各种类型的天才,这位就是属于大器晚成那种类型的。"这样的无稽之谈只能让人觉得可笑,但是也隐约透露这样的信息:人们往往是在看到了孩子的发展之后,才将人的才能和素质联系起来,并根据以后取得的成就来判定人的天分。 
    这种观点显然是非常短视的。其实说起来,像身体状况这类先天遗传,只能表明身体的生理条件。这方面的差异,确实是人降生之初就已经有的了。但这并不能说明文化和创造方面能力的高低。因为文化和创造方面的能力始于婴儿时期,此时成人既无法通过语言来教导,孩子也无法有意识地学习,这种能力是从孩子出生到两三岁这个短暂的时期里,通过生命力的作用,在潜在意识的帮助下获得的。这里所说的潜在意识是指人出生后能将记忆获得的信息的能力。人们从潜在意识的记忆力得到的知识的数量要远远多于从意识的记忆力所获得的。这种潜在意识在人越接近零岁的时候作用越强。我提倡的早期教育和才能教育,核心的内容就是怎样尽量培养孩子的这种潜在意识,使它发展得更强。这种方法是利用环境让幼儿的潜在意识达到最佳状态,这样可以使孩子的智力提高得让人吃惊。这并非全是我独创的,在日本其实很早就有早期的才能教育这种传统,无论是近代还是古代,那些有识之士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贵族的后代很小的时候就会接受这种教育,也取得了惊人的效果,例如中村敬宇才3岁就已经能读中国的《四书》,13岁的赖山阳就能写很好的汉俳,这些例子都很有说服力。 
    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比比皆是,我在读书的时候比较注意这方面的材料,因此就收集了许多,在这里摘录一些,让大家有比较深的印象。在《大江匡房卿传》一书中,静腾方树写道:大江匡房4岁就开始读书了,这之后他的学习就更加勤奋了,这样他在8岁上就已经精通《史记》、《汉书》等中国典籍,11岁上,他跟着父亲的下属到土御门右府师房家拜访,他的父亲曾告诉过右府大江匡房已经会写诗了,对此右府不太相信,这次就想借机考考大江匡房,右府要求他当场赋诗一首,大江匡房稍稍沉吟了一下,立刻就以右府所出题目赋诗一首,这首诗词句秀丽。读了这首诗,右府很感动,觉得这种事非常罕见,于是把这首诗进呈给天皇,天皇读了龙颜大悦,下诏御赐大江匡房一笔赏金,以资鼓励。在自传《流配随笔》中,山路树行写过这么一段: 
    父母从6岁开始就教我读书,但因为自己比较愚钝,直到8岁才读完《四书》、《五经》、《七书诗文》。到11岁那年的春天,作平生的第一首诗《元旦》,诗人道春读了之后非常感动,亲自为此诗作了序,以示奖掖后生。在序文中他这样写:"幼少之作,会外感人。"并和了一首诗。在《太宰府天满宫故事》中,剑原一川写道:齐衡二年的初春,管公年方十一岁,一天夜里,月色朦胧,在月色掩映下,梅花绽开,父亲岛田对管公说,此情此景颇有诗意。你可即兴赋诗一首,管公闻之,援笔立至,写下《月夜》一诗,进呈父亲,诗曰:月耀如晴雪,梅花似照星。可怜金镜转,庭上玉芳馨。乃父读之,感动异常,断言此子前途未可限量。 
    上述的记载都说明,古代日本人比现代人更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正因为如此,日本才有了辉煌的文明,我们现代人面对先人,应该觉得汗颜啊。急功近利的想法是孩子的早期教育的过程中的大忌,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早期教育和才能教育的目的就要将孩子培养成神童,这种看法至少是片面的,也正是我所极力反对的。 
    记得前一阵子有位家长找到我,因为他看到丰田根二在3岁的时候就能演奏诙谐曲,江藤骏7岁就能演奏协奏曲,对此非常羡慕。因此就带着3岁的儿子到我那儿,他说:"铃木先生,麻烦您看看我这孩子,鉴定一下他是否具有音乐细胞?"他的意思就是,如果孩子在这方面具有才能,就让他学习。如果在这方面没有才能,那就算了吧。我对这位父亲的态度感到气愤,难道孩子要是不具备所谓天才,就不让他学习了吗?依我看,这样的家长即使是对孩子进行了早期教育,效果也不会太好的,正是因为这种急功近利的态度,是导致很多神童夭折的原因。这种急功近利的父母居然非常多,真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我的一个学生是个很好的孩子,他的音乐素质很不错,练琴也非常努力;他的母亲有一天专门来拜访我,她却这样问我,"请问铃木老师,我的孩子到底能成才吗?" 
    我听过这种问话已有数百次之多,因此,我就想好好地劝劝她。 
    我笑着回答说:"不,您的孩子没法成才。"  
    "啊!什么,您--您的意思是……" 
    我的这番回答使那位母亲惊慌失措,话都说不利索了。 
    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啊,我深知这一点,这本来是对的,但是这种想法里往往隐藏着功利主义的教育态度。这就是:假如能学有所成,就让他继续学,不然就算了,省得又费精力又费金钱,甚至干脆就放任自流,正是对于这种谬误,我才开玩笑回答这位家长,看到她那副着急的样子,吃惊得说不出话,脸色也变得刷白,我就接着对她说: 
    "但是你的儿子会成为一个很出色的人。这样难道不好吗?如果儿子不能成才,就认为他没出息,就不让他继续学下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能不能成才这种想法的潜台词,实际上就是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或者说得更直接一点,潜台词就是将来能否指望他光宗耀祖,甚至为自己养老送终这种不健康的想法。您应该明白,他是你的儿子,而不像冰箱洗衣机这类的用品,越使用才显得越有价值。是这样的吗?""话是这么说,哎呀,不过--但是……"看来她的思想还是没彻底转过弯来。于是我接着更进一步开导她:"身为父母的,最重要的就是把孩子培养成有一颗美好心灵的人,这就算是给他指明了一条通向幸福生活的道路,这已经足够了。假如再有别的要求就是不可取的,你想想,如果一个人能健康成长,能拥有一条光明的人生道路。这还不够吗?反之,如果孩子在你的培养下,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那么孩子走的就会是另一条道路,那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我们做父母的如果看到孩子无法得到健康和幸福,我们的心里难道不会觉得不安吗?" 
    现在她总算听进去了,于是心悦诚服地说:"您说的太有道理了,铃木老师,我的确不是一个好母亲,请原谅我。"我笑着说:"现在,我可以回答你刚才的问题了。您儿子的小提琴学得很好,以后如果我们配合好,一起精心地培养他,帮助他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他一定会有所成就的。"遵循这样的思想,我认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先计划要培养成音乐家还是画家是错误的,我们不能想当然地先制定一个目标,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点,目的是要使孩子成为一个正直而高尚的人,孩子日后是要成为学者还是从政,或是经营企业,这个选择应该让孩子长大后自己去做。老卡尔•威特,这位早期教育的创始人;就是这样培养他儿子的。 
    反之,有些家长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希望孩子能成为音乐家或画家,把他培养成只会画画或音乐的人,他们都抱着急功近利的想法。人既然拥有这么奇妙的大脑,在我们对孩子施加教育的时候,无论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孩子的大脑先得到发育,此外还应该重视体育和德育。老卡尔•威特说过,人应当努力地全面发展,保持各方面能力的平衡;否则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