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022-27830790

手机:15822952422

邮箱:skyxinli@vip.163.com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吴家窑1号路2号

子女教育

夸奖的误区 天津心理咨询

发布于:2017-06-08 12:38:33 点击:2978次

      当世界多元文化开始渗透与接近中国家庭时,独生子女的家长们渐渐远离了“棍棒下面出孝子”,“快马也用重鞭催”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开始在赏识与夸奖教育中密切亲子关系,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出现了许多可喜的现象,这是社会教育观念的进步。

      在赏识与夸奖中,夸出了孩子的爱心,夸出了孩子的创造力,夸出了孩子的自尊心,夸出了孩子的成就感等。夸奖的效应还远不止这些。但是,夸奖是否也会矫枉过正,出现误区呢?在咨询中,我已经察觉出了这样的味道。

      下面的三个案例,尽管他们各自的原生家庭状况、个人的成长经历、个人的情绪和认知特点、与人相处的模式、自尊形成条件与环境各不同,但是在他们的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诱因素中,不适当的夸奖是期中的共性催化剂。

 

一、都是夸奖惹的祸

      夸奖是怎样惹的祸?祸有多大?

1、 夸奖依赖:

      张小姐,22岁,大专毕业,现在某长途客运站做售票员工作。

      刚刚迈进咨询室门口的张小姐,开朗、有礼貌、文弱、严谨、气质好。

      自述症状:压抑,恐惧自己会被传染各种疾病,尤其是与男朋友接吻过后怕得艾滋病,想到今后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工作,就担心会有什么灾难发生。

      父亲:是个地质工作者,常年在外地工作。父亲内向,父女两个人很陌生,但是父亲善良勤奋,是个多年的先进工作者。

      母亲:在原先家庭的八个孩子中排行老六,从小知道关心人,勤快,胆小怕事,多愁善感,爱唠叨,会哄人,爱知足。已下岗在家。

      张小姐:从小身体弱,爱生病,让母亲操心,温顺听话,懂礼貌,活泼,爱动脑子,亲朋好友的评价:“听话的好孩子”,“妈妈的骄傲”。

      张小姐小学时学习很好,加上活泼、听话,很乖巧,老师喜欢,同学追捧、当了三年的大队长。那时,只要有人在身边,妈妈总会夸奖她是“小人精”“玩着学”。

      小学毕业顺利地考上了市重点中学,妈妈更是逢人便夸,邻居羡慕,是棚户区居民孩子中的楷模,自己也觉得很自豪,觉得自己就是聪明。

      进入中学,竞争激烈,高手如云。但是她相信自己“玩着学就能学好”,她学习上不太在意,而在其他方面一定要争个高低,学校合唱团她参加,由于乐理知识基础差,她每周抽出半天时间自学补课,每天早晨起床后对着盛满水的水桶练声。学校里举办书法比赛(硬笔),她硬是在两个月内练坏了五只钢笔。当然,因为她聪明勤奋,合唱团中她是女中音的主力队员,硬笔书法获得学校的优秀奖,夸奖仍围绕着她。

      期末考试,她惊讶的发现,总成绩已经掉到了二十几名,她有些焦虑,淹没在同学中的状态使她有着羞愧和悲伤。渐渐地,夸奖离她越来越远,她有些惴惴不安,有些暗淡和自卑,但是她仍然坚信自己会好起来,经过一番努力,她的物理曾考取了全班的第3名。她觉得周围没有喝彩声,却有差异和置疑的眼神。这时,她总是莫名其妙的感到烦躁,爱发脾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同学关系也渐渐不好了。

      初三开始,她几乎对学习丧失了信心,成绩下滑的厉害,内心很痛苦。那一段,经常发烧,且有一段时间低烧不退,去医院检查时,被诊为白血病。妈妈哭诉地对医生说:她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自己虽吃尽了苦头,却不怕。女儿是个聪明的孩子,是应该上清华、北大的苗子,若得了这种不治之症,自己也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哀求医生全力治好她的病。妈妈撕心裂肺的哭诉,让她浑身瘫软,呼吸困难,心跳加速,也担心自己会真的立即死去。

      后来,妈妈又带她去了几家更高级别的医院,复查的结果是误诊了。妈妈深深地松了一口气,而她的心却被越揪越紧,以后她听到妈妈再向别人夸她是名校的学生时,她总会有一种“偷了东西的贼人要被揭穿”的恐惧。

      中考的成绩可想而知了,由于成绩不理想,她觉得万念俱灰,在极度恐慌中她听到了自己的分数,比实际估分低了近50分。顿时她觉得天旋地转,如百爪挠心,她痛恨自己的无能与平庸。在妈妈的叹息声中,她考取了一般学校的高中。接到通知书的那天,楼下去世的邻居恰逢出殡,一片喧闹和混乱过去后,她觉得轻轻地舒了口气,不知不觉流出了眼泪。

      高中三年和高职三年是她人生中最愉快的时光。做“鸡头”的日子,让她玩着学,她与同学夏天游泳、冬天滑冰、春去旅游,秋去赏菊,玩的开心,玩的惬意,她被追随者和拥戴者们夸奖着,赞美着,“聪明”的标签又稳稳地贴在了她的脑袋上,她说自己的“朋友遍天下”、“自己的聪明才智令自己都佩服”。

      这时,她唯有担心的是自己的身体,怕自己身体有病。那天她去男朋友家玩时,被家中的白猫抓了两爪,男友赶紧把她送到了防治所注射狂犬疫苗。她开始担心自己得狂犬病。不仅如此,后来看到鸟会想到禽流感,看到牛会想到疯牛病,看到猫狗又怕自己被感染狂犬病。因此,不敢吃鸡肉,不敢吃牛羊肉,家中的宠物狗也被送了人。前几天,男友吻了她,她又突然想到害怕被传染上艾滋病。于是,自己的一套碗筷无论去哪都会随身带,刷洗时亲自动手并安排在其他碗筷的前边清洗。大家都觉得她不可思议。

      高职毕业后,去某客运站做售票员工作,工作踏实、认真,人际关系很好,领导器重,同事拥护。不久,被选为客运站的工会组长,她在为大家热情服务的同时,又有一种莫名的担心,总是害怕会有什么灾难发生,于是她开始失眠,开始心神不宁,开始不停地有要得病的怪念头涌出来……经过几次的交谈,她领悟到:这么多年来,她一直都在依赖于夸奖,她是浸泡在夸奖中长大的孩子,夸奖给了她自尊、自信、力量和成就感。同时夸奖也膨胀了她“夸大的自我”,为了得到夸奖,她的心中没有什么特定的目标,有时常会因为某些杂事做的好而期待别人的赞美之词。缺少了夸奖时,她会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自己失去了价值。另一方面,她又厌恶和憎恨夸奖,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得到的夸奖,她认为自己很卑贱,甚至象妈妈一样萎缩,它为自己的平庸而惭愧。另外,面对盛名之下的夸奖,让她有不能承受之重时,她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恐惧。

 

2、夸奖的迷惑:

     小施是澳大利亚一所公立大学大一的学生,是个阳光、儒雅、谈吐略有些拘谨的大男孩,理性思辩,口若悬河,情感极少外露。

      去澳大利亚前,自信,能在意志上刻苦磨练自己,准备若干年后,做跨国公司的CEO。对妈妈是“一种领袖式的崇拜”。

      去澳大利亚留学后,不能适应环境,与人沟通困难,成绩不佳、逃学、沉迷于网络,休学回来了。

回国后,妈妈已退休,整天在家里无事可做,不再亮丽,不再被环绕,就是一个每天操持家务、与小区大妈们一起练太极、练猫步的中年妇女。妈妈在她心目中的形象轰然倒塌,他不知妈妈是什么人,自己是什么人,该干什么,他埋怨妈妈,向妈妈发脾气。来到咨询室后的第一句话就在问:老师,我想知道我是谁,我该干什么?

      其父:是母亲下乡时的同村男青年,后考上武汉大学经贸专业,毕业后不满足于机关单调的工作,下海经商,做了一个中型私企的老板。理性、严肃,办事雷厉风行,脾气大,经常批评小施不求上进,脑子笨,没有男子汉气概。

      其母:生长在一个高级干部家庭,下过乡,当过兵,大学毕业后留校,曾去美国留学三年,是洋气十足的MBA,现为副校长。其母溺爱他,对他百依百顺,妈妈常常用的口头禅是:儿子,你永远是最棒的。妈妈希望他向自己那样,是个既有业务专长,又有领导能力的精英。

      小施:生活条件优越,一身名牌,从小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有妈妈出头去打理、摆平,尽管学习成绩较差,却一直是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里的学生。同学戏称他为“贵族鼻涕虫”(因为他有鼻炎,爱流鼻涕)

      由于他经常随妈妈出入高层领导家,他会不停地按照妈妈的要求转换着自己的角色。如去年龄较大的领导家,他会扮演乖男孩;若去中年领导家,他会扮演阳光、潇洒的有志青年;若去妈妈同事家,他则扮演顽皮、聪颖的好学生……他扮演的那么自如,大家都在夸奖他将来一定有出息,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也坚信:自己一定会比妈妈强。

      尽管这样,他绝不放纵自己,严格遵守社会规范。从不打架骂人,远离大型网络游戏,怕被拉入不健康的虚拟空间,认为性梦是自己要在男女之事上犯错误,认为手淫是件很肮脏的事情;高中时,有个女生追求他却告诉那个女孩:我给自己制定的谈恋爱定线年龄是26岁。26前谈恋爱是浪费生命、浪费时间。为锻炼意志,无论中学高中都坚持步行上下学,风雨无阻。

      他关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大事,爱看科学进展与探索类节目,爱看《读者》等社会主流刊物。他觉得自己成长得很健康,妈妈常夸他“是个十足的正人君子”。

      去澳大利亚上学之后,第一学期,他很努力,各门功课全过了,他很惊喜,同时觉得自己从来没有付出过这样的辛苦,觉得很累,自己很可怜;他学习刻苦,鄙视作弊,但作弊者的考试成绩远好于他,他觉得世界这么不公平;有一次,一个白人学生因为一点小事谩骂他,他觉得愤怒和屈辱,却无言以对;与同学交谈时,他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的形势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他讲得津津有味,而同学们却少有答话,甚至会借故离开,他觉得这些人没有品位,看到周围的同学恋人成双,他在很羡慕,但是很快会抑制住自己的想法,并批评自己,没出息,“好男儿安先立业后成家”,周围的同学不少都会尝试着出去打工,有时会讲述打工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他不屑一顾,认为这么下贱、低级的劳动,无价值。精英出售的是“智慧”,刚出国时,他也想家,也想向妈妈诉说自己在国外的烦恼与孤独,可是拨通电话后尽管手在不断地颤抖,任凭眼泪横流,仍对着大洋彼岸的父母说:我很快乐,我不想家。

       第二学期开学后他渐渐发现:自己是那样孤独,没有人与他有共同语言,自己是那样孤单,无论去哪,都是独来独往,形单影只;自己是那样的孤立,就连去餐厅吃饭,本来谈笑风生的同学们,只要有他同行,都会戛然而止。他觉得生活很没趣,也很乏味,于是,他开始按兴趣选择课程,他开始逃课,他不再那么用功,他开始在宿舍尝试着玩游戏,后来,他与留在国内上大学的高中同学联系上开始QQ聊天后,购买了国内的游戏卡,一头钻进了游戏中,有时会几天几夜不下网。

       由于大量缺课和成绩不佳,学校建议他退学。妈妈赶往学校,经充分协商后,为他办理了休学一年的手续,面对无助、无奈的困境,他不断地问自己“我是最棒的吗?”

       妈妈为了让他开心,时刻迎合着他,其实他知道:母亲对他也很失望,他觉得母亲宁可接受一个被虚构完美的儿子,也不想接受一个伤痕累累、落荒而逃的他,在孤独中,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他举得前途渺茫,身心疲惫。

       妈妈为帮助他度过难关,经常鼓励他,说:“儿子,不怕,咱永远是最棒的”。这时,他会大发雷霆:“你说过的那些话有多少是对的?”“被学校勒令休学的孩子是最棒的吗?”“你说的那些最棒的人究竟是谁?”“你说的那个永远还有多久?”“你让我今后怎么相信你?”

“我是谁?我该干什么?”他遇到了人生路上的大课题。

 

3、 夸奖逃避:

      孙女士,30岁,魔鬼般的身材,天使般的容貌,她是艺术学院的本科毕业生,说话柔声细气却低眉顺眼。

      她咨询的问题是:与先生结婚三年多了,出现了婚姻危机,她渴望先生浓浓的爱,却又厌恶性生活。

在交谈中发现:她渴望依赖与亲密,却又抵抗依赖,逃避亲密。

      她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父亲是个有名气的外科医生,母亲是个医院的护士长,母亲自她出生后,身体一直不好,从小把她寄养在全托的托儿所中,周六与周一的接送都是父亲的事情,好在托儿所也没有严格的接送时间。父亲是个事业型的人,除了大量的手术外,就是到处讲学,著书立说。母亲性格忧郁、内向,疾病使其无暇顾及他人。家里的事情都由保姆打理。父亲在外很风光,家里的生活却很一般,她记得自己的衣服都是短得不能再穿时才被扔掉。

      为了培养她,4岁开始父亲送她去学习钢琴。理智冷漠的父亲对她的要求很严格,从不手软,为此她经常挨打。她看到那些天使般被父母宠爱的孩子们,常常怀疑自己是父母亲生的。于是,她无数次地幻想着自己躺在父母的怀抱中的温暖与幸福。在父亲的威逼下,她的演奏技术提高的很快。

      每当家中来了重要的客人或者父亲有较重要的应酬时,都会将其盛装打扮。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在“灰姑娘”与“白雪公主”间的神奇变换中,她会久久地凝视着镜子,大脑像被抽空了一样。

随着一首首悦耳动听的钢琴曲后,父亲都会破天荒的拥抱她、亲吻她、夸奖她,那时她被异常的兴奋与幸福簇拥着,恍惚于人间。但是很快,她被领到另外的房间里卸装后,独自玩耍。父亲又会去忙碌其他,不再理她。于是,兴奋与幸福感瞬间被凝固为离弃与丧失。她曾多次哭闹过,却很少有人来安慰她,那时,她渴望演出——渴望关爱、关注、温暖与亲密。

      随着名气的增长,父亲的社交圈子越来越大,父亲每次带她出去,都会骄傲地搂着她,亲切地向人们介绍:这是他时尚俊美,多才多艺的女儿,是他的宝贝。父亲渲染般的赞美与宾客们优雅超然的夸奖,给她带来阵阵快感,也使她感到羞耻和恐惧。因为每当此时,孤独和冷漠就会恶魔般地。后来,只要听到父亲带她出去的信息,她都会焦虑万分、失眠、吃不下饭、坐卧不安,不知是期待还是想逃避。她害怕这种被利用的亲密,更害怕亲密后的分离与痛苦。为此,她断然拒绝过父亲,得到的是父亲训斥和打骂。

      高中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音乐学院。演出的机会更多了。她的美貌与才华吸引着众多的异性。她小心翼翼地与他们交往。那些人们发现:刚才还在欢声笑语的她,顷刻间会脸色骤变,拂袖而去。她那不可理喻的举动让追求她的男士们悄然止步。

      老公是那种怜香惜玉的人。不懈地追求其两年后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她全职在家做儿童的钢琴培训。但她拒绝参加除两个原生家庭以外的聚会。拒绝老公与其亲密时发自肺腑的赞美。否则,她会断然拒绝正在进行的性生活。三年来,婚姻上已经走上了解体的边缘。

      咨询中她告诉我:美貌与才华是她被丧失,被剥夺的根源。父亲对她的夸奖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样的夸奖瞬间即逝。同时,她又鄙视自己对夸奖的渴望与依恋。她认为:除了美貌和才华,她是个被忽略的人,她一文不值。亲密关系是易碎的奢侈品,“灰姑娘”无权拥有。

 

二.夸奖的误区

      从三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夸奖已经脱离了原有的意义,使来访者进入了接收的误区。那么他们是怎样走进这个误区的呢?

 

1、琐碎的夸奖令人成瘾

      我们知道,家长夸奖孩子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是一种人生激励的信号。而信号的发射源存在某种认知误差时,信号就会出现变形。

      交流中我知道,张小姐的母亲是原先家庭中八个孩子的老六。被忽视、落寞的成长经历,让其自卑又有些猥琐。女儿的降生让其在这个三代单传的家里更加抬不起头来。丈夫常年不在身边,她吃苦耐劳。她下决心带好女儿,为自己争气。于是,女儿做的大事小情,她都会拍手称快。夸奖女儿,让女儿快乐成长是她的必须。女儿长大后,听话,乖巧,聪明,活泼。上小学后女儿也很争气。玩着考上了市重点中学。妈妈更是逢人必讲,事事必夸。老师喜欢,同学拥戴的日子让张小姐一直浸泡在喜滋滋,暖洋洋的感觉里。

      为了夸奖,她会选择那些表面上的、信手拈来的、易被注意的事情去做。有时候,几天听不到夸奖,她会轻易放弃眼前正在努力的事情,盲目地期待着,渴盼着。琐碎的夸奖让其渐渐麻木,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难耐的是得不到夸奖的焦虑与痛苦。她把夸奖的依赖渐渐演化成了一种上瘾行为。听不到夸奖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类似于一种上瘾后的戒断反应。

      进入重点中学后,竞争激烈,高手如云。自认为“玩着就能学好”的张小姐,把用功与勤奋看作是对“聪明人”的羞辱。她活跃在学习之外的领域,想尽办法地带同学玩耍,撞着老师的眼球做好事……后来,学习成绩一路下滑,和妈妈引以为自豪的表扬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她差生了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心理压力。恰在这时,又被误诊为白血病。她在自我价值严重丧失的现实危机与生命将要丧失的潜在危机叠加在一起时,使她产生了濒临灭亡的巨大恐惧。后来,接到兜底高中录取通知书,其实是宣判了心中那个“好孩子”的死亡。她看着送殡的人群,如同送别昔日的自己那么悲伤。埋葬了那个被别人评价而疲惫不堪的“自己”后,似乎又获得了“重生”。但是毁灭的阴影却一直伴随着她。心理的免疫力逐渐下降,直到把禽流感,狂犬病,甚至艾滋病象征化为威胁生命的现实恐惧,万劫不复。

      依靠夸奖维持自尊的孩子,并不能产生和维持理性的自尊。它只能孕育幻想。而一旦接受了这种琐碎的夸奖,就会仅顾及眼前利益而忽略远大目标。她会给未来设立相当低的标准(如考上区一般高中或高职后,就会生活得很愉快,而松了一口气)。做好琐碎事情而获得环境的良好认同,让其感到自我满足,是低付出而高收益,会让其把这种继发获益不停地运作下去。他们认为,对于那些已攀登在事业顶峰的人们,大家往往忽略对失败者不畏艰险的赞赏与肯定,仅对少数成功者报以关注与喝彩。若攀登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不知能否成功),那些热衷于琐碎事情的人,面对风险会望而生畏。从而在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里,错过许多肯定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这也是上司表扬,大家信任她后,她害怕自己被激励出积极的情绪,害怕自己被赋予更高的工作目标,害怕自己与高手过招的内在因素。因为在与高手较量中,赢了,极大的付出,是对心中那个“聪明人”的玷污;败了,则是对心中那个“聪明人”的颠覆。

 

2、宏观的夸奖让他搞不清“谁是我?”

     小施的母亲是个阅历丰富,奋力拼搏,不甘平庸的女性。从小施未出生前,她就打定主意:要让孩子物质富足(因为自己经历过度荒),要让孩子生活不再跌宕(自己下过乡,做过羊倌,当兵做过西藏边哨医院的卫生员。后来奋力考学,曾因二天一夜未合眼而口鼻流血),要让孩子精神世界高尚,安定(自己在文革中曾被视为“狗崽子”,受到侮辱,在美国留学时,尝到了强国歧视的滋味)。于是,从小施一出生,就给他设计了——市儿童保育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高中——国外重点大学——国外工作经历——国内升职——跨国公司CEO的道路。按照那个虚构的儿子,她开始了精心的塑造:母亲知道儿子从小备受溺爱,生活要求高水平、高质量,精神上崇尚高品位、高格调。学习上并不追求高目标,自由·快乐就好。因此,尽管儿子的学习成绩随年级增长一再滑坡,但是,母亲却会对着那个“幻影”说:“儿子,我相信你永远是最棒的。”在母亲的帮助下,全市顶级的中小学中都会牢固地保留着他的座位。他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他说: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以我的学校为骄傲。依附在杰出载体上的优越感,使他把载体融入了自己之中。

      他相信自己的未来是最棒的跨国公司CEO。于是,他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动态与走势,关注科学前沿领域的发展动向,关注自己的角色扮演,关注个人对国家政策、法规的理解深度,同时,关注自己点滴成绩后的不足及发展空间。他关注自己是否有个健美的体魄,学习再紧张,也要定期去健身房和网球场,并坚持每天晚上五公里行走……他在学校期间坚持不交女朋友,也不手淫……这一切,都会得到妈妈的赞赏。他坚信:老虎的儿子再丑再笨也不会变成青蛙。

      他把自己的知觉,感觉,直觉都慢慢地屏蔽了。仅活在对“领袖式”母亲的理性追随中。

      他说,接到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他并不激动与兴奋,时而觉得“掉进了万丈深渊”,令他心悸与眩晕。时而他又会觉得“天空那么晴朗,博大而浩瀚”。

      出国后,在他已习惯了的那个框架里突然改变了许多内容,让他有些混乱,目不暇接。孤独,无助,无奈与无能时时侵袭着他,他百思不得其解。这时,他对妈妈的话语,对妈妈的权威和地位发生了质疑。他对那个未来最棒的“自己”也发生了质疑。

      在国内时,妈妈曾多次告诫他:网络游戏是吃人的黑洞,万不可触及。那时他言听计从,信以为真。现在,他没有朋友,没有伙伴,没有交流,没有归属,也没有价值,甚至他都不会说“我们”。于是他上网寻找高中毕业后在国内上大学的同学网聊痛快。他购买国内的游戏卡,开始了网游。在网络游戏中,他甘心做一个狙击手,听从命令,服从指挥,运用智慧逃避敌人,适时出击,爽气。这时,他觉得自己的生活空间那么浩瀚,眼界那么开阔,思路那么敏捷,团体需要他。在那里他是个自由人,他很兴奋,很刺激,他常常在疲惫不堪中坚持鏖战,最长的时间是四天四夜没有下网。这期间,他对未来失去了期待,对学习失去了动力,对人际交往失去了信心。生活在虚构世界中的他惬意,舒服。

      其实,每个母亲都会夸奖孩子的进步,赞赏孩子的长处,也都会接纳孩子成长中的跌跌撞撞,抚慰孩子的失败或失误。但是,这种言过其实的夸奖,“儿子你永远是最棒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激励,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期待。再加上母亲神通般的强大力量,使小施那个“夸大的自我”迅速膨胀起来。他渐渐忽略和放弃了今天的努力,试图跳过今天活在未来。于是,他鄙视平庸,鄙视辛劳,也鄙视那些为生存而努力拼搏着的人们。

      活生生的留学生活,让他脱离了妈妈的保护伞,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他为自己的平庸而震撼,为自己的努力付出而自怜,为自己也将要成为为了生存而拼搏的人而恐惧。他想站在高山之巅,但上山的路是那么坎坷和艰辛,他有点举步维艰。这时,妈妈的谆谆教导:讲道理,讲理论,讲宏观,将战略……是那样的苍白和无味,他渴望找回现实中真实的道理,现实却那么残酷,让他“光见死”。于是他刚刚从妈妈设定的虚构世界中抽身,又迅速地钻进了网络的虚拟世界。因此,在他的心里呐喊着:“谁是我?”“我要干什么?”“谁永远是最棒的,妈妈说的是我吗?”“永远还没有尽期,我该怎么办?”这时,他对经常夸奖他的妈妈产生了一些鄙视和怨恨。

 

3、贿赂式的夸奖让人丧失自我价值

     孙女士的母亲常年生病在床,是个需要关心和照顾的人。父亲是事业型学者,理智,冷漠,对孙女士关爱极少。孙女士和许多孩子一样,渴望父母的亲密与呵护,然而得到的却是无尽的失望。父亲只有为了自己的虚荣,想去炫耀女儿时,才会让其盛装打扮;才会夸她美丽委婉,多才多艺;才会关注她,拥抱她。随后,她又会像一件穿过的衣服,脱下来丢弃在一边,完全由保姆去打理。为了讨得那份一闪即逝的父爱,留住那份彩虹般的快乐和幸福,她迎合父亲的需要,满足父亲的愿望,看着父亲的脸色做事。那时,少如甘露的父爱使她对此仍充满了渴望。

     有时,她会羡慕地看着与父亲谈笑风生的人,甚至有些嫉妒(尤其对女人)。她讨厌父亲对她的情感付出那么吝啬,同时她也害怕自己对情感的需求过于贪婪。她尽量回避着父亲。她觉得:自己除了姣好的身材和容貌,除了精湛的演奏技艺,其余一无是处。父亲不爱她,是因为自己并不可爱。后来,她渐渐地厌恶演出,厌恶出头露面。她把父亲对她的微笑与夸奖看作是对她的廉价收买。她讨厌父亲的炫耀,认为他是个伪君子,她愤恨父亲只顾自己感受而不顾及他人。她认为他极度自私。她甚至诅咒父亲的情感虐待是“他最后的疯狂”。同时她又为自己而悲哀:她觉得自己像个艺妓,在出卖姿色与技艺中,被人裹挟着进行精神自慰,毫无廉耻。每当演出前夕,“去与不去”的念头在她的心里冲突着,纠缠着,挣扎着。为此她深深地焦虑和恐慌。演出结束后,她又会因为父亲的赞扬与拥抱而颤抖。她会拼命挣脱父亲的怀抱,有一种飞快逃离的冲动。

     她越来越孤僻,很少与人交往。她不相信任何人对她有真情实感。同时,她越来越离不开音乐。她在音乐中宣泄着自己,欣赏着自己,感动着自己,与那个世界温馨地交流与对话。

     从上初中开始,她发现自己的身边聚拢着许多年轻俊美的迷恋者和赞美者。她像天上的月亮那样高傲,光洁,遥远,冷峻,而神秘。她不允许他们走近她,她害怕被利用,害怕得到后的丧失;她害怕自己脆弱、宁静的心理空间被人入侵和骚扰。她说自己是一轮残月:孤独,寂寞,悲凉,不完美。这么多年她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直到考取了音乐学院。

     再一次导师召开的小型party上,她认识了现在的先生。先生在敬畏之中与其交往。他的呵护,体贴,赏识与珍惜,让她每天沉浸在幸福中,像一个被国王娇宠的公主。经过一年多的恋爱,他们一同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宴过后,有些微醉的丈夫不停地念叨着人们对他心中“女神”的赞美,紧紧拥抱着她,疯狂地亲吻她,开始甜蜜的性生活时,她突然产生了一种被强奸的感觉,屈辱,狂怒。她无情地推开先生,自己睡到了另一个房间里,任凭先生怎样道歉,哄劝,哀求,她都始终没有打开那扇门。后来的性生活中,她说自己从未感受到过激情与幸福,过多的是应付和不快。她一方面极力回避着丈夫的亲爱,一方面又为不能得到爱和给予爱而自责和痛苦。婚后的三年中,两人的关系由夫妻恩爱——拒绝回避——冷漠疏远——争吵分居——出现裂痕。这其中,她不停地认错,又不停地逃避,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了。

     我们看到:这时的她,对先生有着情感依赖的渴望和情感分离的恐惧。在她的成长经历中,缺乏对母亲的深层依恋(母亲是个自顾不暇的病人),并且对依恋缺乏应有的信任(父亲贿赂式的给予,让其觉得依恋是极不安全的)。早年在双亲关系中未能完成的依恋过程,在爱情来临时,渴求着这种亲密的补偿。但亲密走近时,又担心分离与丧失。与其被你抛弃,不如弃你先逃。当孤独和恐惧占上风时,又不得不回去认错。

     夸奖对她来说是一种芒刺在背的痛。她在亲密的真爱与贿赂中失去了分辨能力。

 

三、夸奖的误区告诉我们

      以上三个案例,不同程度地走进了被夸奖的误区。读了这三个案例,是否可以向我们提示以下几点较粗浅的认识呢:

 

1、夸奖可以控制人

      在咨询中,帮助来访者认识自我的心理状态,“真我”的发现能够拯救濒临破裂的婚姻;再造坎坷不平的职业生涯;改变具有“性格缺陷”的受害者……从另一方面,发现“真我”也意味着发现心灵的自由与强迫服从之间的区别。

      不管我们是否认识到: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幅描绘自己的精神蓝图,叫“心像”。这幅图像可能是模糊的,朦胧的,不大分明的,因为人的意识根本无法辨认它,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这个自我意象就是我们对自己“我是个什么样的人”的看法,它是以我们的自我评价为基础形成的。这些关于对自我的评价,大多数是根据我们过去的经历,成败,荣辱,以及别人对我们的反应(尤其是童年时代的早期经历),而无意识形成的。随着这些评价的积累,我们就在心理层面上构建了一个“自我”(或者是一幅关于自我的图像)。就一个人来说,一旦某种针对自己的想法或信念进入这幅“图像”,它就会变成“事实”。我们没有人会质疑它的正确性,而是头也不回地按照它的图像去行动,就像的确是真的那样。这三个案例都会让我们隐约有这种感觉,如张小姐对自己“是聪明人”的定位,小施对妈妈的虚构的CEO的认可,还有孙女士对自己“除了容颜和演技而一无是处”的评价。

      因此,自我图像(意象)会控制他们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哪些事对他来说容易,哪些事对他来说艰难,甚至会决定别人对他有什么反应。他认为自己是什么人,就会按照这一类人的特点去行动。更重要的是,他根本无法反其道而行之。哪怕他有意识地努力或坚忍不拔也无济于事(这也是有些人咬紧牙关想成就某事却必败无疑的原因)。其根源不在于其意志品质的不坚定,而在于对自我意象的管理。

自我意象主要有三种因素控制它:

①     来源于权威(权威者或敬畏者之口,以上三个案例均来自于父母)

②     严厉程度(语言的分量,强烈程度,情绪情感的同时呈现)

③     反复性(不断地重复与刺激)

 

2、夸与不夸

     夸奖孩子是一个心理技术。夸奖不只是语言的夸奖,更多的是表现夸奖者美好的态度——父母对孩子的认同。比如信任,对他充满兴趣,而且对孩子的存在感到幸福等。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不管他是聪明也好,愚笨也好,都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就会按照天赋的能力顺利发展,甚至会比别的孩子更有创造能力和自我感。即使是个聪明能干的小孩,如果父母总是有条件、有选择的接纳,孩子就需要把自己分割出什么是好的,父母喜欢的;什么是坏的,不被喜欢的。他要花出精力去处理好与坏,就不可能拿出全身心的精力投入成长。

     那可不可以老夸奖孩子呢?不能。孩子不能无条件地夸。夸什么也往往意味着否定孩子另外的什么。所以,接纳孩子,欣赏孩子,比语言的夸奖更好些。夸奖时寻求孩子与父母价值观念的一致。而接纳、欣赏可以存在双方的价值差异。语言上的表达有时会给孩子造成一些误解与错觉,而接纳与信任他的态度却是不容易被曲解的。

     走进夸奖误区的三位来访者,真正的问题是过度地认同了父母,试图让父母满足,忽视了自己的需要,也忽视了自己的能力,把成长的责任推给了父母。一直在让权,让父母对自己的介入太多,从而缺少了对自己的觉察。

 

3、夸什么?

     不少人爱夸孩子漂亮、聪明等等。而在欧美一些国家人们的意识中,若夸孩子漂亮是要向孩子道歉的。因为他们认为:漂亮不是孩子的功劳,而是父母的基因。你夸她漂亮,孩子不会分辨,她认为漂亮是她的本领,一旦作为骄傲的资本,就会陷入看不起相貌平平甚至丑陋孩子的误区。可以夸的是她的微笑,她的礼貌,她的努力……用聪明代替努力而夸孩子,孩子会自负而不是自信;另一方面,会逃避挑战,因为他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让幼儿园的孩子解决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孩子说:“答对了八道,你很聪明”,而对另一半孩子说:“做对了八道,你很努力”。接着又给他们两种任务来选择:一种是可能会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知识;而另一种则是有把握做得非常好的事情。

     结果是:2/3被夸奖聪明的孩子选择了较易完成的任务,而被夸奖为努力的孩子则90%选择了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夸奖中,要夸奖具体的事情(学会了干什么),而不是笼统地夸,泛泛地夸。要夸事实,而不是夸人格(如好孩子)。父母对孩子的随意夸奖是不负责任的。过多的廉价夸奖会让孩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言过其实、模糊的夸奖会导致孩子沉浸在虚幻中是非不分,而贿赂式的夸奖会让孩子急功近利,情绪浮躁。

     夸奖是把双刃剑,要小心地用好它。